第182章 后世的剑斩本朝的官_我戾太子只想被废
笔趣阁 > 我戾太子只想被废 > 第182章 后世的剑斩本朝的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182章 后世的剑斩本朝的官

  在刘彻和文武官员各怀心思的希冀中。

  “回父皇的话。”

  刘据站起身来面向刘彻,微微躬下身子,却只极为简洁的说了两个字:

  “快了。”

  “……”

  刘彻和文武官员闻言并未接茬,只是耐心等待着刘据接下来会说些什么。

  “……”

  刘据也微微躬着身,然后没了动静。

  “???”

  刘彻和文武官员逐渐开始疑惑。

  “……”

  刘据依旧一言不发。

  “!!!”

  刘彻和文武官员终于开始震惊。

  “……”

  刘据还是一言不发。

  “这就是你给朕的答复?”

  刘彻只觉得血压又顶住了天灵盖,太阳穴青筋暴起。

  “真没了?”

  文武官员亦是一脸惊疑。

  在刘据之前,从未有人听过简明扼要到了这步田地的回禀方式。

  这可是商议国家大事的早朝!

  汇报工作进度就算有时需要尽量简明,那也得从几个方面出发,前后对比,拿事实举论证,说出一个具体的章程和结论来,再顺便展望一下未来,给陛下画一张可大可小的饼。

  你这“快了”是怎么个事?

  究竟是快办成了,还是快办不成了?

  文武官员们确定肯定以及一定,如果是换了他们敢像刘据这般向刘彻汇报工作,基本上当场就要被撤职查办,最起码判个渎职。

  “殿下此前未在早朝上复过命,可能不知该如何向陛下禀报。”

  不待刘彻做出反应,大将军卫青终于按捺不住,连忙为刘据开脱的同时,顺便对刘据进行了一番引导,

  “可否请殿下详细说说,这盐铁官营的改革之事究竟推行了哪些举措,如今大司农的盐铁衙门出现了哪些改变。”

  “就是快了,父皇。”

  刘据却依旧坚持说道,

  “有些事情一旦当众说出来恐怕就不灵了,父皇若想了解详情,待早朝结束之后儿臣可以私下向父皇禀报,现在……还是不要公之于众为妙。”

  “……”

  这回就连卫青都不知该说些什么好了。

  不过好在刘据这说法也算是一种勉强说得过去的借口,无论是刘彻还是文武官员都挑不出理来。

  就算要挑理,那也是早朝之后,只有父子二人时私下挑理。

  然而他这番话却是令同样在早朝上的孔仅和东郭咸阳一些心脏微微揪了一下。

  一个来月没什么动静,他们以为盐铁官营的改革之事也就到此为止了,刘据这个愣头青终归玩不出什么浪花来。

  但现在听刘据的口气,似乎还隐藏了什么厉害的后招?

  想着这些,二人不自觉的瞄了身旁的桑弘羊一样。

  最近若说大司农内谁与刘据走的最近,自然非桑弘羊莫属。

  却见此刻桑弘羊也是一脸茫然,似乎根本就不知道刘据究竟在说什么……

  果然是在故弄玄虚么?

  为的是扰乱我们的心神,迫使我们展开一些行动,从而露出破绽?

  二人又对视了一眼。

  他们非常确定,盐铁衙门的相关事务他们早已安排的天衣无缝,就算是他们自己也查不出什么问题来,否则桑弘羊早就查出来了,又怎能等到现在?

  再者说来,如果刘据真有什么厉害的手段,这一个来月也该展现出了一些端倪。

  可是这个月刘据究竟做了什么呢?

  除了最开始的时候来了一趟大司农,拿出了算盘和四柱清册之后,便再未踏入大司农的门槛,甚至连盐铁衙门最近呈递上来的计薄都没看过一眼……

  而就算是与刘据走得比较近的桑弘羊。

  也只有最开始的时候率领司会没日没夜的查了十来天计薄,如今也已经逐渐倦怠了下来,似乎已经不再抱任何希望。

  所以……

  刘据刚才这番话其实是攻心计吧。

  就是想扰乱我们的心神,逼我们主动露出破绽吧?

  他其实已经毫无办法了!

  想着这些,两人逐渐安下心来……

  却听刘彻也是冷笑了一声,沉声道:

  “朕对你这些虚头巴脑的东西没兴趣,你就直白的告诉朕,盐铁官营改革之事何时能见成效!”

  “快了。”

  “……”

  “父皇,真的快了。”

  “朕再给你一个月,若是一个月后朕还未见成效,此事便不用你来办了!”

  ……

  半个月后,博望苑。

  “杜廷尉史,这些日子辛苦的了。”

  看着最近陆续送来的已经堆成了小山的简牍,还有黑了一圈也瘦了一圈的杜周,刘据笑着给予了一个口头鼓励,

  “待此事办成之后,你就是我大汉的大功臣,上疏时我会着重在我父皇那里提及你的辛劳与功绩,加官进爵指日可待。”

  “殿下的提携之恩,下官没齿难忘!”

  杜周连忙施礼拜谢,不过临了他还是多嘴问了一句,

  “只是下官始终不解,殿下命下官率人暗中清查这些盐铁官员的田产和宅邸,究竟有何目的,可否请殿下不吝赐教?”

  最开始的时候,刘据命他去查的是那些盐官铁官的财产。

  可惜这年头财产大多是可以轻易藏匿的实物,又没有大数据账户联网,就连刘彻想向商贾收税,都只能采用“告缗”那种的极端手段,根本就不可能查得出来。

  得知这个情况之后。

  刘据不得不改变了策略,转而命杜周去查那些盐官铁官的田产和宅邸情况。

  重点查的是这些人现在的田产宅邸情况,和为官之前的田产宅邸情况。

  这玩意儿可就好查多了。

  因为这个时代土地和宅邸的买卖或修建是有地券凭证的,这凭证通常使用石板刻制而成,上面会写清楚买卖或修建的时间,买卖双方的身份姓名,并且在各地官府、三老或亭长的见证下以立碑的形式埋在田产边界或宅邸旁边,避免今后出现纠纷。

  因此只要派人去查看这些地券凭证,就可以很轻易查出那些盐官铁官近些年的田产和宅邸变化情况。

  只是杜周始终不明白,查这些东西究竟有什么用。

  既然是廷尉史,杜周自然对汉律了解颇深,依照大汉现行的律法,这些信息并不能当做贪墨的确切证据,恐怕依旧无法名正言顺的将那些盐官铁官绳之以法。

  “当然是为了肃清盐铁官营之弊端。”

  刘据笑呵呵的道。

  “可是依照汉律……”

  “法律是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的嘛。”

  “啊?”

  杜周听都没听过这种说法,自是一脸疑惑。

  “即是说,法律是用来解决现有问题的,而未来发生的事情是不确定的,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往往会出现法律缺失和空白的情况,必须与时俱进才能避免滞后。”

  刘据颇有耐心的为其科普道,

  “伱在廷尉也有些日子了,应该也时常遇到一些无法可依的新鲜案件吧,这就是法律滞后性的体现。”

  “所以殿下的意思是……”

  杜周似乎明白了什么。

  “就是这个意思,既然法律存在滞后性,我们就应该在保证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想办法推行新的法条来弥补法律的缺失和空白,以此来满足现有的需求。”

  刘据笑道。

  “可是汉律增添或是修改,需要由廷尉三监商议起草,交由陛下审阅才可推行。”

  杜周又为难的道。

  “增添法条的建议我已经命人给廷尉正监赵禹送过去了,他和左右监应该不敢擅自决定此事,八成已经送进宫去了。”

  刘据胸有成竹的道。

  这一招叫做“后世的剑斩本朝的官”。

  刘据相信,以刘彻的性格和作风,一定会对他提出的这条法令赞不绝口!

  当然。

  还有一件事是杜周不知道的,也是不需要他知道的。

  如今桑弘羊已经根据他的要求,制定出了一整套相关盐铁官营的“标准化”考核制度,足以确保就算是不懂冶铁和煮盐之事的人空降盐铁衙门,只要严格按照“标准化”考核制度办事,盐铁衙门也能正常运行下去。

  说白了,这“标准化”考核制度就是将整个盐铁衙门从上到下变成了一台精密的机器。

  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机器中的零件,运行的轨迹和方式都划定了明确的范围,都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效率自然比混乱状态下的人治强出不少。

  而对于朝廷而言,则只需派人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考核,便可掌控大部分情况。

  不过刘据心里也明白。

  “标准化”也不能杜绝贪腐问题,甚至就连这套制度目前可能都难免存在着一些漏洞,尚需在实际推行的过程中加以改进。

  但就算是这样。

  这样的管理制度也比现行的人治要可靠的多,先进的多!

  ……

  与此同时。

  温室殿。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

  刘彻也被这个亘古未见的罪名雷了一下,抬起眼来疑惑望向廷尉正监赵禹。

  “回禀陛下,这是太子提出的罪名,要求微臣添入汉律加以推行。”

  赵禹躬身道,

  “此罪名旨在监督朝廷官员。”

  “其意为,朝廷官员年奉赏赐皆有定数,因此为官之后根据年限计算,拥有的家产也该有定数。”

  “官员若拥有大量超出定数的家产,便应给出合理合规的来源解释。”

  “若不能对这部分家产做出解释,当视与贪墨同罪,应剥皮揎草以儆效尤。”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